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查处"问题电缆" 维护公共利益

查处"问题电缆" 维护公共利益

发布时间:2017-06-10 09:46:02浏览次数:1449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日前,国务院决定依法依纪对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严厉问责,进一步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质量安全。国务院并对陕西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

“问题电缆”曝光之初,有关地铁安全问题曾让西安市民纠结不已。除了安全方面的担忧,广大市民还对奥凯公司是否存在权钱交易产生怀疑。担忧与怀疑,使“电缆门”事件迅速升温,成了广受关注的公共事件。

对待“问题电缆”,省市两级政府极为重视。3月13日问题曝光;3月16日晚西安网信办官方微博《西安发布》回应称“西安市委、市政府已责成监察、质监、安监、公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立即开始调查核查复测检验,抽样送国家指定权威机构检测”;3月17日上午,西安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通报最新调查结果,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吕健表示,“在调查中如发现确有违法违纪和利益输送问题,不论涉及到谁,一律依法依规严惩不贷”; 3月20日晚,市政府再次召开新闻发布会,表明地铁三号线送检电缆样本均不合格,吕健代表市府向社会公开道歉,表示将对问题电缆全部更换,同时对一、二号线进行同步检测;3月26日下午,陕西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西安地铁三号线电缆问题。省委书记娄勤俭主持会议时特别强调,要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依法严查、一查到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好公共安全和群众利益。不难看出,政府部门及时回应了社会各界的关切,表明了动真格、零容忍的态度。

西安地铁“问题电缆”事件曝光后,国务院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开展了调查处理。现在查明,该事件是一起严重的企业制售伪劣产品违法案件,是有关单位和人员内外勾结、采购和使用伪劣产品的违法案件,也是相关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疏于监管、履职不力,部分党员领导干部违反廉洁纪律、失职渎职的违法违纪案件。无疑,国务院给这起事件,作出了权威准确的定性。

如今,国委院决定由陕西省依法对涉案违法生产企业8名犯罪嫌疑人执行逮捕,依法依纪问责处理相关地方职能部门122名责任人,包括厅级16人、处级58人。此外,对央企驻陕单位19名涉案人员立案侦查。同时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要对陕西省转交的问题线索深入核查,依法依纪作出处理,并依法依规撤销涉案违法生产企业的全部认证证书和著名商标认定,吊销营业执照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只有动真格、零容忍,才能抑制此类丑恶的发生。

对待国务院五个方面的要求,正确态度是照单全收,逐一落实,深刻吸取教训并且举一反三,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全面加强质量监管。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坚决把严重违法违规企业依法逐出市场,严肃查处不作为、乱作为和执法不公,坚决惩治腐败问题,对侵害群众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零容忍”。完善招投标和设备材料采购制度。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一句话,严把各环节、各层次关口,切实保障质量安全。如是,才能让“电缆门”彻底关闭,还群众一个放心的地铁。

查处“问题电缆”再次警示我们,党员干部要从严律已、严格要求,讲原则、守规矩,不做违规之事,不贪蝇头小利,守住做人做事的底线;要懂得人命关天,马虎不得,在关乎群众生命安全的问题上,必须确保“工程建设优质、干部廉洁从政”;纪委检察机关理应聚焦主业,强化监督,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而且要失责必究、问责必严,落实《问责条例》,加大对失职失责行为责任追究力度,不因人多而放纵;党员干部谁再抱有“法不责众”、“纪不责众”的幻想和侥幸,法纪就会找上门来。

  标题:查处"问题电缆" 维护公共利益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175257.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