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发布时间:2017-09-30 15:11:49浏览次数:2536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电力电缆主要由导电线芯、绝缘层和护套组成,《规程》将电力电缆分成三类,即纸绝缘电力电缆、橡塑绝缘电力电缆(聚氯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乙丙橡皮绝缘电力电缆)、电容式充油电缆,它们的预防性试验见表1-1。 

  表1-1 电力电缆预防性试验项目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1)电缆的直流击穿强度与电压极性有一定关系。试验时一般电缆芯接负极,电缆芯接正极时,击穿电压比接负极时约高10%。

  (2)浸渍纸绝缘电缆的击穿电压与温度关系很大,在温度t℃时的击穿电压U与在25℃时的击穿电压U0有如下关系

  U=U0[1-0.0054(t-25)]

  (3)即在25℃以上,每升高1℃击穿电压降低0.54%。

  (4)在进行直流耐压和泄漏电流试验时应均匀升压,升压过程中在0.25、0.5、0.75、1.0倍试验电压下各停留1min,读取泄漏电流值,以便必要时绘制泄漏电流和试验电压的关系曲线。

  (5)进行完电缆直流耐压或泄漏电流试验后,应牢记先用100~200kΩ的限流电阻充分放电,然后还要对地直接放电,并保持足够的接地时间。

  2.泄漏电流测量技术

  (1)绝缘良好的电缆泄漏电流很小,一般只有几到几十微安。由于试验变压器用高压引线等杂散电流的影响,当将微安表接入低电位端测量时,往往使测量结果不准,有时误差竟达到真实值的几倍到几十倍。

  (2)在实际测量中应尽量将微安表接在高电位端的接线,这时对测量微安表、引线及电缆两头,应该严格地屏蔽,对于整盘电缆可以采用如图1-2所示屏蔽接线方式。这里微安表采用金属屏蔽罩屏蔽,微安表到被试品的引线采用金属屏蔽线屏蔽,对电缆两端头则采用屏蔽帽和屏蔽环屏蔽。屏蔽和引线之间只有很小的电位差,所以并不需要很高的绝缘。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2 测量直流泄漏电流时的屏蔽方法

  1—微安表屏蔽罩;2—屏蔽线;3—端头屏蔽帽;4—屏蔽环

  (3)在现场试验时,由于电缆两头相距很远,无法实现连接,所以上述方法是不可行的。有的运行单位采用借用三相电缆中的另一相作为两端屏蔽连线,但由于测量的泄漏电流包含了另一相的泄漏电流,且每相均承受两次耐压,因此采用这种方法的等效性值得研究。

  现场采用两端同时测量的方法,其接线如图1-3所示,即在非高压电源端增加一个测量微安表,同时记录两端的泄漏电流值。这时高压电源端测得的泄漏电流包含电缆绝缘的泄漏电流和表面泄漏电流、杂散电流,而另一端测量的是表面泄漏电流和杂散电流,从而电缆的泄漏电流为两者的差。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3 两端同时测量泄漏电流的接线

  另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是在施加电压相和非施加电压相之间放置一个绝缘板,或将绝缘手套套在施加电压的那一相电缆终端上,以改善局部电场分布,减小电晕的影响。

  3.关于交联聚乙烯电缆直流耐压试验的讨论

  交联聚乙烯电缆绝缘直流耐压试验是一个有争议的试验项目,由于交联聚乙烯绝缘性质十分特殊,进行直流耐压试验可能是不适合的。主要观点有:

  (1)直流电压对交联聚乙烯绝缘有积累效应,当经过直流耐压试验后,将在电缆绝缘中残余一定的直流电压,这时将电缆投入使用,大大增加了击穿的可能。

  (2)交联聚乙烯电缆在运行中,在主绝缘交联聚乙烯中逐步形成水树枝、电树枝,这种树枝化老化过程,伴随着整流效应。由于有整流效应的存在,致使在直流耐压试验过程中,在水树枝或电树枝端头积聚的电荷难以消散,并在电缆运行过程中加剧树枝化的过程。

  (3)由于交联聚乙烯XLPE绝缘电阻很高,以致在直流耐压时所注入的电子不易散逸,它引起电缆中原有的电场发生畸变,因而更易被击穿。

  (4)由于直流电压分布与实际运行电压不同,直流试验合格的电缆,投入运行后,在正常工作电压作用下也会发生绝缘故障。

  因而,有的运行单位将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直流耐压试验从常规性预防性试验改为鉴定性试验,即当其他预防性试验项目发现问题而又无法判断电缆能否投运时,才进行直流耐压试验。也有建议将直流耐压试验改作交流耐压试验,如采用变频谐振试验装置或超低频交流耐压装置(0.01Hz)进行试验。近年来发展的交联聚乙烯电缆在线检测技术为交联聚乙烯电缆运行检测提供了新的方法。

  三、其它试验方法

  基于电力电缆的吸收过程的特点,国内外已研究出几种有一定特点的停电试验方法,如残余电压法、反向吸收电流法、电位衰减法等,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已与在线检测配合使用。

  1.残余电压法测量原理

  如图1-4所示。测量时将开关K2打开,K3打到接地侧,开关K1合向试验电源,使被试电缆充上直流电压。一般可按每毫米绝缘厚度上的电压为1kV来施加电压。约经10min充电后,将K1及K2先后打到接地侧,经约10s后打开K1、K2,将开关K3合向试验电源,以测量电缆绝缘上的残余电压,对XLPE电缆测得的残余电压与其tanδ值的相关性较好。研究表明交联聚乙烯电缆不同老化过程阶段其残余电压明显不同,电缆劣化越严重残余电压越高。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4 残余电压法测量原理

  2.反向吸收电流法

  反向吸收电流法测量原理如图1-5所示。测量时先将开关K2闭合,K1打到电源侧,让电缆加上1kV直流电压10min,然后将K1打到接地侧让电缆放电;3min后打开K2,由电流表测量反向吸收电流。

  而“吸收电荷”Q在这里定义为3min到33min,30min内电流对时间的积分值。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5 反向吸收电流法测量原理

  图1-6给出了运行中因老化而退下的6.6kV XLPE电缆的吸收电荷、绝缘电阻及tanδ与该电缆交流击穿电压U的关系,可见其Q-U的相关性比tanδ-U还要好,而绝缘电阻与U的相关性最差。

  由此可见当监测某电缆整体劣化时,以测量Q及tanδ为宜。

  因两者均取决于绝缘的整体特性,而测残余电荷时外界干扰也较小,测量比较准确。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6 吸收电荷、绝缘电阻、tanδ和交流击穿电压相关性

  3.电位衰减法

  电位衰减法是在电缆放电后,测量自放电的电压下降速度,其测量原理如图1-7所示。

  试验时先对电缆绝缘充电,再打开开关K1让它自放电。

  由于静电电压表的绝缘电阻远高于电缆的绝缘电阻,如电缆绝缘良好,则自放电很慢;

  如电缆绝缘品质已经下降,则放电电压下降速度很快,如图1-8所示的曲线。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7 自放电法测量原理

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图1-8 自放电电压的下降曲线

  相关问答

  低压电缆只测绝缘电阻,高压电缆要测绝缘电阻和直流耐压试验。测试方法:要求分相进行试验,其中一相作为被试相,其他两相接外皮后接地,三相轮流进行。测试标准:低压电缆可用1000V摇表测试,绝缘电阻不小于0.5兆欧。高压电缆,电压等级0.6/1kv以上电缆用2500V摇表,绝缘电阻值应与上次实验结果没有明显的下降。直流耐压试验,6/10KV电缆加压25KV,8.7/10kv电缆加压37KV。均要求加压时间5分钟,要求5分钟时的泄漏电流不大于加压1分钟时的泄漏电流值。

  标题:浅谈电力电缆的绝缘试验标准及方法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178449.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