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980次
随着今年国内通胀水平整体回落,酝酿多年的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已经迎来了“窗口期”。但不绝于耳的改革声中,一些“听证会”几乎成了“涨价告知会”。
阶梯电价方案通过听证后,就会拉开改革大幕。
拿几套涨价方案让公众选择明显不利于改革
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负责人曾明确指出,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重点是理顺价格关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的作用,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涨价”。
公众为何会产生这样的“误解”?华东师大教授余南平表示,水电油气等资源性公共产品与民生关系密切,其公益性的方面如何体现和保障显然至关重要。制定阶梯价格是一种有效措施,但在导致资源价格成本上涨的因素里,哪些该由市民分担,哪些不是,上涨多少才合理,这些问题有待厘清。
理顺定价机制,要让公众明白定价依据是什么,调到什么程度才恰当。调查发现,缺乏成本公开、成本监审机制,已成为一些资源类产品价格改革的主要障碍,只拿几套涨价方案让公众选择,这样的“操作”明显不利于改革。
透明的成本是赢得消费者理解的关键
专家指出,资源类公共产品改革必须稳步推进,前提是确保基本民生。如电价阶梯方案,保障80%以上的家庭支出不增加,仅有5%高耗能家庭指出明显增加,是比较符合保障民生、抑制浪费的宗旨。而气价、水价等调整中,研究阶梯价格方案同样非常必要。
“透明的成本是赢得消费者理解的关键。”在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看来,发展中国家资源类公共产品价格改革要形成透明的定价机制、透明的企业成本和公平有效的补贴政策。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一些地方,已经打算先向公众公开成本,再开价格听证会,这不失为一种进步。否则,调价的公平性难免受到质疑。
复旦大学能源经济与战略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吴力波认为,“水电油气属于基础类价格,其调整会对其他行业带来连锁反应,调价时要充分考量这一因素,更要谨防跟风乱涨价。”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居民阶梯电价听证会变"涨价告知会"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0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