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双反"倒逼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双反"倒逼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749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美国时间5月1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初裁结果:认定中国向美国出口晶硅光伏电池及组件存在倾销行为,并提出了高达31.14%至249.96%的反倾销税,且此次公布的反倾销税将会叠加在此前的反补贴税之上。

     “如此高额的反倾销税对于中国多晶硅光伏企业来说无疑会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前的低成本优势将在美国市场上尽失,中国的光伏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目光转向国内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柏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有分析人士称,此次美国“双反”可能标志着中国光伏产业的两重转折。其一,此次“双反”让企业深刻地了解到过度依赖海外市场的被动性,未来,光伏企业将加强对中国国内市场的拓展;其二,经过此次“双反”,在技术路线上,将促进整个产业由晶硅向薄膜转型。

     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光伏市场

     对于目前中国光伏产业的处境,全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对本报记者表示,“如果美国的双反最终按照初裁结果执行,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中国光伏企业的产品出口美国。”但李河君认为,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应该变危为机,“调整太阳能结构,加速企业的整合和技术进步,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

     据最新的NPD Solarbuzz光伏设备研究报告,中国市场2011年的光伏需求已增长至2750兆瓦,成为仅次于德国和意大利的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Solarbuzz甚至预计,在2012年中国可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市场”。

     业内人士认为,一旦实现光伏发电平价上网,中国光伏业将彻底完成从政府补贴型产业向市场驱动型产业的转变,其应用市场将会更加广泛。

     薄膜促行业升级

     欧洲市场补贴下降、美国“双反”遭遇高税率以及原材料价格的频繁波动,让晶硅光伏企业受到了重大打击,亏损、倒闭已经成为这一行业的代名词。

     分析人士认为,在此背景下,薄膜电池行业的优势将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国内光伏企业除了转战国内市场之外,薄膜电池也将成为国内光伏企业的转型方向之一。

     据瑞士投资银行Sarasin银行发布的太阳能光伏产业调查报告显示,前10名的光伏公司中,未来都将具有500兆瓦的最低年生产能力。该报告甚至预计,“到2013年,薄膜太阳能产业将能够达到32%的平均年增长率。”

     在分析人士看来,除了区别于传统晶硅电池的生产耗能低、能源回收期短、自动化生产、弱光发电等优势外,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现状同样将助力薄膜产业。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来自BIPV(光伏建筑一体化)未来良好的发展前景。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双反"倒逼企业转战国内市场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0728.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