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电价关注民生 折射民主化深入

电价关注民生 折射民主化深入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870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根据中国国家发改委要求,6月1日起将全面试行居民阶梯式电价,即“阶梯式累进电价”,把户均用电量设置为若干个阶梯,第一阶梯为基数电量,此阶梯内电量较少,每千瓦时电价也较低;第二阶梯电量较高,电价也较高一些;第三阶梯电量更多,电价也更高。随着户均消费电量的增长,每千瓦时电价逐级递增,旨在推进节能环保。

     阶梯电价实施方案听证会眼下正陆续在中国各省市区密集召开,其规模在中国把听证会引入价格决策以来史无前例。首档电量定多少、按年定量是否更合适、家庭人口数量该不该考虑等细节引发广泛争议。

     安徽省物价局近日召开的居民生活用电阶梯电价方案听证会,共有消费者代表、经营者、利益相关方、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其他人员共20人参加。

     针对物价部门公布的两套方案分别把一档电量定在120度和150度。听证代表孙自铎明确提出了不满。“我认为刚才提出的两套方案是偏低的,我建议改一档为180度。与外省相比,安徽省总的基础用电量是偏低的,但是就我们省居民的情况来说,用电量不应该比沿海省份低。”他说。孙自铎给出了三个理由:第一,安徽冬天冷、夏天热,季节性用电并不低;第二,安徽现有的电力基础价格比较高,如果第一档电量较低,居民负担可能比较重;第三,安徽的城乡居民收入比沿海省份低得多。

     另一位听证会参加人李芬认为,“一月一抄”的计费方式不合理,因为季节因素,夏天和冬天的用电量肯定会增加,电费应该按年份或季度来计算。“国家实行阶梯电价是为了环保,为了节省资源,对于这一点我们老百姓肯定是支持的”,合肥市居民陈云香说,“但是每月150度的基本电量肯定是不够的,这就等于是涨电费了,希望政府能制定更合理的标准”。

     安徽省物价局表示会认真考虑听证代表意见,修改完善方案后向社会公布。

     上海市公布了月度、季节性月度、年度三套方案。三套方案中,一档电量各有不同。上海市发改委价格处处长李荃又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家庭人口造成的用电差异。

     “人口结构的变化造成了很多家庭可能是两代、三代人住在一起,多的会有八口人。要找到有建设性,又有操作性的建议来。”他说。

     在广东省居民用电试行阶梯电价听证会上,不少代表直指电网公司应更多地承担社会责任,将上涨的成本通过挖潜增效来弥补,而不能只依赖于电价上涨。

     中国颁布于上世纪末的《价格法》率先将听证会这一形式引入政府决策的实践中来。在这一法律和相关配套政策的保护下,公民通过价格听证会向政府表达意见的权利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在重大价格政策出台前召开听证会倾听民意,也成了价格主管部门的责任和义务。

     在此番电价听证过程中,纵览各地的阶梯电价方案,各省方案差异较大。方案中,首档电量的确定最受关注。按国家发改委设计居民阶梯电价的总体原则,第一档按照80%覆盖率比例确定电量标准。在已经举行听证会的19个省份里,有15个省份听证代表普遍反映,首档电量定得太低了。“不能让听证会成为单边涨价会。”

     一些省份的舆论质疑听证会代表的选定不够透明,呼吁尽快理顺电力体制,打破供电行业垄断,真正核算电力成本。

     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的范和生教授指出,这次电价改革过程中如此大范围地关注民生、倾听民意,体现出中国政府决策透明度和民主化日益深入。而面对公众目前的争议和质疑,更多的坦诚、更多的公开是最好的应对之策。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电价关注民生 折射民主化深入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0749.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