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790次
从“白手起家”的奇瑞汽车,到“无中生有”的方特主题公园,芜湖市将自主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的根本,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特色支柱产业。10年来,芜湖地区生产总值从285亿元跃升至1658亿元,经济总量上升到全省第二位。
今年5月,奇瑞汽车出口突破2万辆大关,创造中国车企单月出口销量纪录,而10年前,奇瑞全年出口轿车仅1300多辆。 10年来,在自主创新战略引领下,芜湖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大支柱产业形成产业集群。奇瑞汽车现已具备年产95万辆整车、95万台发动机、80万台变速箱的产能,累计产量突破330万辆、出口突破60万辆,多年居中国自主品牌轿车销量第一、出口量第一,吸引了国内外4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落户芜湖。以海螺集团、新兴铸管等企业为代表的材料产业迅猛发展,海螺水泥总产能1.86亿吨,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海螺PVC型材年产销量达66万吨,连续8年位居世界第一;芜湖的铸管产能达120万吨,居全国第一。以美的、日立为代表的电子电器产业,家用空调器产能超过1000万台,居全国第二位。以无为县高沟镇为重点集群的电线电缆产业,居全国四大电线电缆产业基地第二位。截至去年末,芜湖市四大支柱产业实现总产值2641亿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71.9%。
支柱产业做大了产业集群,优化了产业结构,并吸引了34家世界500强企业、80多家上市公司前来投资,使得芜湖综合实力大幅提升。在中国社科院2010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排名中,芜湖居中部地区非省会城市第一位。2003年至2011年间,芜湖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从7327元、2975元提升到21561元、8413元。
2008年以来,芜湖成为皖江示范区“双核”城市之一、合芜蚌试验区的重要成员和安徽省次中心城市,为自主创新、加快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芜湖连续两年以1号文件形式推进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制定了42个配套子文件。近4年财政累计投入28亿元,引导、支持企业加强研发能力建设。全市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09家、国家和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33家、高新技术产品379个、中国驰名商标10件。 2011年,芜湖市专利申请量12835件,占全省总量39.2%,以总量第一继续领跑全省;今年一季度,芜湖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4.43亿元,同比增长13.6%,增幅连续9个季度位居全省首位。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芜湖:自主创新引领城市跨越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