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储能成为新能源投资风向标

储能成为新能源投资风向标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842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6月16日,中国储能网主办的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在北京闭幕。本届峰会以“储能的应用与展望”为主题,积极探讨和寻求当前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难题。

     与会专家认为,随着智能电网建设以及电动汽车等产业的大力发展,储能产业必将迎来行业的快速发展阶段,储能正成为新能源领域投资的风向标。

     风电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客观上要求快速推进大容量储能产业的必要配套,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使大规模风电及光伏发电方便可靠地并入常规电网。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表示,储能已成为支撑新能源大规模并网的关键技术,它可使风电和光伏成为更加稳定的电源,在很大程度上,能提升风能的并网容量和有效利用。

     2020年储能规模不断状大

     我国对储能产业的关注度明显提升,国家已经把储能写入了“十二五”规划,并提出要加强储能先进技术的应用,智能电网规划的六大方面中也有三个方面提到了储能应用。

     “保守估计,到2020年,国内整个储能产业的市场规模至少可达6000亿元,乐观的话甚至有可能到两万亿。”中科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鄂尔多斯大规模储能技术研究所所长谭春青说。

     近年来,国内风电运行过程中的“弃风”、“脱网”现象日益突出,不仅影响到风电场的经济性,更打击了风电投资的积极性。对此,多位专家在第二届北京国际储能大会上表示,应当用储能来调节风电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的效率。业内人士认为,未来电网级储能的需求会逐渐提升且市场空间巨大。

     正是由于储能在调节新能源并网发电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业界对新能源并网储能市场的前景十分看好。“从传统能源峰谷调节、新能源并网以及离网储能角度看,随着传统电网削峰填谷需求的日益增加,新能源并网比重的日益提高,未来电网级储能的需求会逐渐提升且市场空间巨大。”北京金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重德非常看好我国储能产业发展的前景。

     商业化模式尚未成形

     储能本身不是新兴的技术,但从产业角度来说却是刚刚出现,正处在起步阶段。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达到类似美国、日本将储能当作一个独立产业加以看待并出台专门扶持政策的程度,尤其在缺乏为储能付费机制的前提下,储能产业的商业化模式尚未成形。

     “虽然储能的应用贯穿了电力系统的发电、输配电、用电、可再生能源接入和辅助服务环节,但目前相对产业化首先发生在辅助服务(主要是调频)和用户端的分布式发电与微网领域。储能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虽然投入不小,但仅刚刚起步。”北京普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江宗宪表示。

     有专家分析认为,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有四大“缺失”:一是技术缺失;二是标准缺失;三是应用示范项目缺失;四是政策缺失。

     “针对现有储能产业的发展,未来我国有望针对多种储能技术的基础研发,通过建设重点项目,扩大储能示范,通过政府政策或行政手段,辅以资金支持,促进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郑重德向业界呼吁,通过制定相应的财政补贴政策,鼓励用户侧采用储能技术,促进储能技术在用电环节的应用。

     储能技术的发展,除了自身的技术进步外,还需要其他一些技术或政策上的配套。如实施分时电价,合理拉开不同供需时段的电价,使得储能的削峰填谷有利可图,则会吸引更多的市场力量参与进来,也能够直接推动储能技术和产业化发展。

     储能的方式有很多,储能技术仍保持多元化的发展格局,市场上约有十几种储能技术,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缺陷。

     有专家认为,抽水蓄能是传统能源峰谷调节的主要方式。根据电网削峰填谷的需求,目前主流技术是最为成熟的抽水蓄能技术。目前,物理储能中应用最普遍的是抽水蓄能,但是由于它的应用受地质等条件的限制,远不能满足电力发展,特别是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需求。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目前在我国仍然处在探索阶段,技术尚未成熟且运维成本颇高。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储能成为新能源投资风向标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1671.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