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712次
6月29日,据中宇资讯测算,截至外盘6月28日,中宇资讯三地模型运行至第14个工作日,三地原油连续22日移动加权均价每桶98.418美元,基准均价每桶107.166美元,三地原油变化率-8.16%,较前一日降0.63%。以目前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来看,7月11日调价窗口开启时三地变化率有望突破-10%。
据了解,6月初国内成品油零售价下调的氛围空前浓厚,国内主营及地方炼厂批发市场疲软不堪,年内第二次下调汽柴油价格的消息如期于落定。发改委宣布,自6月9日零时起将汽、柴油价格分别下调530元/吨和510元/吨,折合汽油降0.38元/升、柴油降0.43元/升。
零售价下调后,国内成品油市场疲软依旧。本月全国各地主营及地方炼厂单位汽柴油价格均出现600-800元/吨的跌幅,广东地区汽油价格跌幅达到1000元/吨以上,月底华东、华北地区柴油跌至7450-7600元/吨左右的低位,西南地区价位较高主流7600-7800元/吨左右;主营单位汽油主流价位仍在9000元以上,地方炼厂却已跌至8000元以下,预计7月上旬调价后地方炼厂跌幅仍有限。
6月29日,瑞姆资讯分析师邓林艳接受采访时表示,华东及华南汽油价格继续走低,主要因市场需求疲软。目前市场调和油货多价低,在一定程度上打压主营销售价格,预计后期价格还有下跌空间。而柴油方面华东及华南价格继续下跌,因销售公司本月销售不佳,月底有降价促量的意向,但市场观望情绪较重,目前看市场没有好转的迹象。
中宇资讯数据监测显示,受需求疲软影响,中石化下调其加工负荷,6月中国主营炼厂开工率继续下滑。至6月下旬,全国主营炼厂开工率较下跌至81.47%。6月下旬,虽吉林石化全厂结束检修,但同时中石化上海石化和荆门石化部分装置进入检修,除东北地区主营炼厂开工率环比小幅上涨外,其余地区多以跌势为主。
由于本月整个成品油市场处于下调及下调预期弥漫的气氛下,故业者操作比较谨慎,下游终端承接能力下降,市场资源供应增长速度高于消化速度,库存不断积压至高位。成品油调价是成品油供应增加的主要因素,但由此延伸出来的开工率下降、炼油利润下降、主营压减外采规模和控制调运节奏也对供应面产生重要影响。
6月29日,中宇资讯分析师王金涛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全国开工率整体下滑、炼油利润下降、主营停止外采、及调控减量,但相较于需求面的萎缩速度来看,6月份成品油供应仍显过剩窘境。以现在库存状况及国内油市能源消耗能力来看,7月成品油下调落实前后,即使出现大范围补货,油源供应量也十分充足,不会出现油紧现象,7月份油市供应仍将大于需求。
此外,随着年内成品油第三次下调预期临近,新机制推出时机越发成熟,综合国际国内各方面经济状况,及目前国内油市处于比较低位的水平,因此7、8月份推出新的成品油机制可能性较大。
邓林艳表示,就瑞姆对原油价格的评估来看,7月下调零售价格的幅度也会比较大,所以市场投机需求仍受抑制。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7月份成品油仍将供大于求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18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