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新能源汽车保险期待破冰

新能源汽车保险期待破冰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803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如何为新能源汽车提供保险保障,引起了业内关注。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指出,要建立新能源汽车金融信贷、保险、租赁、物流、二手车交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市场营销和售后服务体系,发展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质量安全检测服务平台。

     中汽协日前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上半年,汽车整车企业生产新能源汽车3167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021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146辆;销售新能源汽车3525辆,其中纯电动汽车3444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81辆。据了解,国内正在运营的新能源汽车仅有4000多辆,其中3000多辆是私人购买。

     记者了解到,尽管人保财险等公司已经开始部分承保新能源汽车,但该保险与一般汽车保险无异,目前国内并没有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车险产品。这也造成车主与保险公司双方都有些“尴尬”。

     上海大众页川4S店车险部经理吴胜杰向记者表示:“由于车险保费价格由车价决定,而新能源汽车的售价又较高,所以新能源车购买的保险往往较贵。”

     一方面,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车主不能购买到优惠的保险产品;另一方面,对于保险公司来说,承保新能源汽车时也会有所顾虑。业内人士表示,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在成本造价上不同,尤其是动力系统比传统汽车高很多,一旦发生事故损坏,保险公司的理赔金额将会相当高。

     据了解,2009年,天平车险曾探索推出绿色车险产品,设计了一些针对新能源汽车特点的保险条款,这些条款使新能源汽车较传统汽车的保险费便宜。该产品在费率设计中引入里程因素,根据排放标准高低给予一定的费率优惠。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该产品最后没有通过监管部门审核。

     现阶段,针对新能源汽车的保险产品在设计和推出上都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从外部环境来看,新能源汽车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各家新能源汽车制造企业采用的解决方案不尽相同,无统一标准进行保险定价,其中的差异在制定费率上难以平衡。同时,由于新能源汽车数量有限,投保标的不足,保险公司很难通过大数法则来实现风险的分散。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发展时间较短,相关经验数据积累不足,为险种费率厘定带来难度。

     一大型产险公司车险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新能源汽车保险目前更多地是由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处于初级阶段所决定的,由于新能源汽车技术还不甚成熟,使用的人少,投保业务量也小,单靠保险公司自身,短时间也难有突破。

     人保财险方面对记者表示,尽管公司目前还没有相关针对性的产品,但“新能源汽车保险是未来方向之一,公司正在探索中”。

     《规划》指出,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支持,将会给新能源汽车保险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目前,在新能源汽车普及化程度较高的欧美国家,车险公司已经推出了相应的车险产品和服务,包括为新能源汽车使用者提供优惠费率,针对动力系统提供特殊的保险附加产品等,部分保险公司还将保费收益中的一部分用于公益事业,来中和碳排放,提倡更多的车主使用新能源汽车。

     业内人士表示,由于新能源汽车保险具有一定的公益属性,同时,新能源汽车保险标的数量较少,保险公司承保过程中可能面临较高风险,所以在产品开发的起步阶段给予税收减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就显得十分必要。

     “通过政策支持为新能源汽车投保提供优惠将是未来的方向。”上述车险部负责人表示,“这其中既包括对保险公司的承保优惠,也包括对车主投保的优惠。”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新能源汽车保险期待破冰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2187.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