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城市节电补贴应该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城市节电补贴应该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001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近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下发通知,决定选择部分符合一定条件的城市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将按实施的节电效果对试点城市给予适当奖励,最高每千瓦奖励550元。电力需求侧管理是解决我国节能减排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政策会给行业带来哪些积极影响?相关设备市场空间几何?从事电力需求侧管理业务的节能服务公司又该如何抓住机遇?

     将补贴真正落实在节能减排工作上

     《电力需求侧管理城市综合试点工作中央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发布后,本报记者第一时间致电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请他对《办法》进行解读和分析。

     “尽管今年上半年我国发电量增速呈下滑态势,但从2010年、2011年来看,我国年发电量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去年我国的年发电量跃居世界第一。未来,我国的节能任务依然严峻。电力需求侧管理是解决我国节能减排问题最有效的方法。中央的奖励措施落实后,对行业会有积极的影响。”林伯强表示。

     根据最新发布的《办法》,奖励资金标准为:对通过实施能效电厂和移峰填谷技术等实现的永久性节约电力负荷和转移高峰电力负荷,东部地区每千瓦奖励440元,中西部地区每千瓦奖励550元;对通过需求响应临时性减少的高峰电力负荷,每千瓦奖励100元。对于这个奖励,林伯强认为,要激起各地方政府节电的积极性,政策的奖励力度还可以加大,因为各地对经济增长的追求势必带来用电量的增长,各地在经济增长和节电奖励二者之间肯定会选择前者。

     对此,林伯强建议,要想更好地提高各地节电的积极性,除了加大城市节电补贴力度,还可以给各地增加节电压力,对完不成节电任务的地方采取惩罚性措施。再配上节电奖励政策,有奖有罚,各地的节电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

     对于节电奖励这类财政补贴政策的细则,林伯强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在设计这些政策的时候要更‘聪明’,应该通过一些条件的设定来规避骗补风险,让这些补贴能够全部给那些真正致力于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和公司。”

     林伯强还说:“如果把这些补贴直接奖励给节能服务公司,可能效果会更好。”他说:“目前,我国节能服务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行业内的公司大多规模较小,实力较弱,更需要国家相关政策的大力支持,未来,节能服务公司会成为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电力节能产业将得到进一步推动

     《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已由诱导和行政手段为主的时期步入综合采用财政和经济手段推进的阶段。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近年的报告,自石油危机以来,欧美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等多种措施,已使单位GDP能耗降低了约50%左右。

     DSM是将综合资源规划方法用于电力资源规划,通过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优化用电方式,在完成同样用电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实现低成本电力服务所进行的用电管理活动。DSM的提出不仅改变了传统规划中单纯以供应满足需求的思路,而且在实践运用中获得了成功。

     此次我国以财政资金对试点进行奖励的政策,可谓是对DSM工作实质性的推进。根据财政奖励资金的具体支持范围界定,本次财政奖励资金将支持建设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实施能效电厂、推广移峰填谷技术、开展电力需求响应以及相关科学研究、宣传培训、审核评估等。由此,相关的电力节能产业和需求侧管理技术服务领域将有望获得进一步推动。

     DSM的主要内容是对终端用户进行负荷管理,使其用电负荷平均化,提高终端能源使用效率及实现综合资源规划。主要沿着两个重点展开:一是在电力高峰期减少供电需求,即需方调峰资源,主要包括:实施电力负荷控制、错峰、避峰、调整生产工艺等有序用电项目转移的电力负荷;推广电蓄冷蓄热技术和蓄电池技术、实施峰谷分时电价、尖峰电价和可中断电价激励用户改变用电方式项目转移的高峰负荷;采用太阳能、风能、地热、沼气、天然气的用能项目替代的电力供应。二是在供电中不断提升对用电的有效节约,主要包括:实施高效照明器具、高效节能家用电器、高效电动机与调速装置、热泵技术、变配电节电技术、余压余热利用、建筑节能等项目节约的电量。

     由于DSM是落实到终端用户的用电效率或用电方式的改变,按照以上所列的两个重点方向,其所涉及的影响将广泛遍布于发电节能、用电节能、建筑节能、储能技术和负荷控制技术以及新能源上网等众多领域。

     把握机遇创新服务

     1、谈意义 电力节能服务市场积极性提高了

     城市节电补贴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业务有何促进作用?对电力节能服务公司有何意义?

     李海俊:首先,《办法》增加了奖励额度和奖励支持范围,提高了市场积极性。《办法》大大鼓励和促进了节能服务公司开展以“蓄能”技术为特征的节能项目,提高了用能客户实施该类项目的积极性,真正实现“引导客户科学用电、合理用电”的电力需求侧管理,也可促进用能企业推行内部管理,提高变压器经济运行水平。

     其次,变换资金拨付方式,有利于节能服务公司持续发展。《办法》允许采用“分年拨付、时时清算”的方式,有利于电力节能公司利用市场和资源优势,在项目实施前集中申报下一年度全部项目,使得奖励资金的拨付到位更快更早。

     夏洪涛:《办法》奖励资金支持范围和奖励标准的确定对电力需求侧的精益化管理和延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拓宽了系统内节能服务公司的经营范围,充实了工作内容,对配合国家电网公司电能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对实施能效电厂的推广和建设提出了工作思路和时间要求;提高了节能服务公司的工作积极性。

     苏望:新政策出台的目的是加强我国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保障电力供需总体平衡,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该办法的出台体现出政府在节能减排工作上的决心,明确了以经济激励为主要手段,引导和刺激广大电力客户优化用电方式、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实现重大电力节约的目标。

     这对节能服务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相关业务的开展是一种肯定,也是一种支持。此外,《办法》所提供的财政奖励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关服务项目的成本,提高电力客户的节能改造积极性,从而促进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开展。

     2、谈机遇 蓄能技术迎来春天

     政策发布后,作为电力行业的节能服务公司应把握哪些机遇?

     李海俊:机遇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蓄能技术推广不再因为无法获得《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奖励资金而影响节能服务公司的总体收益,新《办法》必将激励节能服务公司大力推广蓄能技术,带动蓄能产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本地工业企业普遍存在变压器安装容量过大、负载率偏低、运行不经济的特点。新的政策对节能服务公司参与实施企业电能负荷管理,从而降低变压器容量这类项目,提供了积极支持。

     夏洪涛:《办法》发布后,电力节能服务公司应加强与省电力公司、地方政府的沟通交流,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对区域内的科学用电、合理用电起到合理引导作用,与电力需求侧相关的技术将获得推广,同时,相关设备也将迎来市场机遇。

     苏望:目前,电力行业节能服务公司大都在探索中开展业务,已开展的业务主要集中在余热发电、电机变频改造等几个传统节能方向上,但是,这些传统行业已经无法完全满足电力节能服务公司的发展需要,该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急需要有新的业务增长点。

     而恰逢此时,《办法》的出台,给节能服务公司的业务拓展指出了一条新的道路。电力节能服务公司应推进电力负荷特性优化及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改进,以此作为节能服务公司新的业务发展方向。一方面,节能服务公司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节能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力资源利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电力系统经济运行水平。

     3、谈措施 为客户量身打造整体节能方案

     电力节能服务公司在电力需求侧技术或管理上,还有哪些需要加强?

     李海俊:电力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在技术和管理上注重四个问题。第一,掌握最新的蓄能技术,熟悉蓄能技术的应用行业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在本地开展蓄能技术的推广;第二,熟悉工业企业内部电能负荷管理控制的方法和技术,帮助用能企业科学合理地管理内部负荷,并与用能企业共同完成改造;第三,学习国内外同行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上已经获得的先进经验,结合本地用能企业的特点,针对性的推广相关技术和管理方法;第四,电力节能服务公司需要转变观念,以服务客户为导向,研究本地不同行业客户的用电特征,采取“堡垒突破、行业拓展”的基本思路,集中资源选择若干个行业若干个技术作为重点领域。

     夏洪涛:我认为,电力节能服务公司需要加强的工作有三点。第一,及时学习掌握最新的节能技术,积极开展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第二,加强对客户的用能情况和各项用能指标参数的收集、分析工作;第三,加快转变观念、转变角色、转换机制的三转换工作进程。

     苏望:节能服务公司在电力需求侧管理方面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在市场拓展方面,需要和供电公司营销部门紧密合作,向电力用户宣传国家需求侧节能鼓励政策。与此同时,最好能够与技术厂商合作,为客户做一些免费的能效审计工作,发现节能潜力点并推荐相关的节能技术。另外,如果能够重点打造若干效益显著的节能工业企业或节能工业园区,形成示范效应,将更好地促进节能技术及理念推广。

     在管理方面,需要制定适于本地区电力生产、输送和终端用电情况的需求侧管理策略。加大科技研发投入,与技术厂商或科研院所合作,研究典型电力客户生产情况,提出为客户量身打造的整体节能方案,最大限度为客户减少生产能耗,达到节能服务公司与电力客户合作共赢的服务效果。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城市节电补贴应该落实节能减排工作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2412.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