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225次
川电外送开启新篇章 金沙江水电2014年直供浙江
7月28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仪式在浙江杭州举行。
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是金沙江下游溪洛渡左岸水电外送配套输电工程,是继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特高压直流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投资建设的第三条连接我国西南水电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能源大通道。对于有效缓解浙江缺电局面、优化浙江电力结构、改变浙江能源供应格局、促进浙江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点评】:作为第三条横贯南北的能源大通道,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开工无疑为国家电网公司的特高压之路又添上了浓重的一笔。该工程在连接我国西南水电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同时,也再一次给西南水电王国的跨区域配置带来了新的机遇和示范效应。
在“浙江缺电、西南富余”能源现状下,变输煤为输电,既回避了煤炭运力的不足,又促进了清洁能源的进一步高效利用,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确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双方面的利好,正如工程设计测算所述,投产后可每年向浙江地区输送清洁水电约40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省标准煤12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400万吨。该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浙江缺电问题、保障电力长期稳定供应、服务华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工程。
电监会发布“三北”地区风电消纳报告 弃风率16%
近日,电监会发布《重点区域风电消纳监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对东北、华北、西北地区(以下简称“三北”地区)风电建设及并网消纳情况进行了详细披露。“三北”地区是我国风电发展的主要地区。《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并网风电4505万千瓦,其中“三北”地区并网风电3952万千瓦,占比达到87.7%。2011年,全国风电发电量为731.74亿千瓦时,其中“三北”地区风电发电量为635.37亿千瓦时,占比为86.8%。2011年,“三北”地区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07小时,同比降低266小时;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6%,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
【点评】:2011年,“三北”地区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07小时,同比降低266小时;弃风电量达123亿千瓦时,弃风率约16%,弃风电量对应电费损失约66亿元。这一组数字无疑给风电“刮大风”式的火热发展形势泼了一盆冷水。众所周知,三北地区作为我国风能最为丰富的“大风口”,出现如此高的弃风率着实让人倍感痛心,但是究其深层次原因,风电规划与电网规划不协调、风电建设速度与电网建设速度不同步、风电消纳渠道市场不畅通等原因已经是老生常谈。看来降低弃风率、风电场平均利用小时数等问题还得从协调好风电规划和电网规划、用户消纳这些根本问题入手。
首个“电力主题日”启动 纪念中国有电130周年
7月26日,由中电联举办的“中国电力主题日”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这是我国电力行业首个“电力主题日”活动,活动的主题为“新技术、新电力、新生活”,旨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我国电力工业创新发展。
【点评】:在中国有电130年以后,终于在全行业层面的高度,牵头举行了纪念并庆祝我国电力行业首个“电力主题日”活动,虽然活动组委会很低调的表示,本次活动的主旨只是“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我国电力工业创新发展。”
诚然,经济发展,电力先行,在电力行业为我国工业发展贡献了一百多年后,推动和决定作用不言而喻,当前又恰逢经济发展疲软,电力行业先行发展减缓,承担更为敏感的先锋官的形势下,“发展电力工业,必须国家强盛,必须牢记基本使命,必须遵循客观规律,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显得尤为重要。
印度大面积停电造成瘫痪 3.7亿居民受到影响
当地时间30日凌晨2时35分,印度北部电力传输网发生故障,造成多个邦大面积停电,北部地区超过3亿居民受到影响。本次大面积停电被认为是印度11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停电事故。
印度北部电网承担了为印度28%人口供电的任务,服务范围覆盖北部和西北部的9个邦。《印度斯坦时报》30日称,这次停电导致德里地铁停运,铁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此外,首都新德里大部分地区停电超过8小时,当地民众生活受到影响。目前虽已进入雨季,温度有所降低,但湿热天气令人难耐,空调和电扇的使用率极高。
【点评】:这条关乎民生的消息,在火热的全球奥运期间,转移了一大部分人的眼球。虽然此次印度大面积停电与美加、俄罗斯、巴西和智利的大停电有所不同,但是对一些设备的疏于管理,和相关细节的调控不到位成为共因,印度大面积停电的原因是国家主电网出了故障,而且在事故发生之后,缺乏统一的、步调一致的事故处理行动,以至于事故范围进一步扩大。这无不给包括印度在内的世界各国电网公司以警示:电网安全是安全生产和管理链条上各个环节高效运转的结果,任何薄弱环节的存在,都是影响安全的“硬伤”。
山西省成立专门机构推进煤电一体化 电企担忧
7月27日,山西省召开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动员会,会议透露,到2015年,山西省省调火电企业计划全部实现电煤长期协作合同管理,部分火电企业和煤炭企业将实现以股权为纽带的煤电联营。为促进煤电一体化发展,日前山西省还成立了山西省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领导组。
据悉,为促进煤电一体化,鼓励煤电企业相互参股,实行股权联营,日前,山西省下发了《山西省促进煤炭电力企业协调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显示,山西省今后将通过有效的政府行为,推动煤电上下游资产组合,促进煤电联营。根据时间表安排,2012年,山西省将重点推动煤电股权联营和电煤长期协作合同。2013—2014年,将重点落实第一阶段的工作成果。到2015年,全省煤电企业将建立完善的煤电股权联营体系,和电煤长期协作合同机制。
【点评】:该“煤电一体化”是鼓励煤电企业相互参股,实行股权联营。看起来冠冕堂皇,煤企、电企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向上或者向下进行联营并购,而实际上,自2007年,发电行业开始亏损以来,与之相对应的情况是煤炭企业利润的逐年飙升,“煤老大电老虎”演变成煤炭一方独大的形势,煤炭价格在几年间高于市场发展的“撑杆跳”式高涨,煤企更大一部分的利润来自于消耗我国50%煤炭的发电企业。手心手背都是肉,对于国家而言,谁亏谁盈都是“肉烂在锅里”,可是对于发电企业而言,却要在基础不变的情况下,一家背负两家的营生。
没有了资金,哪里来的参股并购?按照本次山西的发展模式,或许最终的结果就是“煤吃掉电”。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电力行业上周热点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2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