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811次
近日,国家863计划“国内首条水下生产系统脐带缆样缆试制工作在宁波市东方集团紧锣密鼓地展开。以夏峰为领头人的宁波海缆研究院又在为攻克一个新的国家级难题而努力,该缆试制成功,将为我国海洋能源深水勘探领域提供有力的保障,并填补国内空白。
为了更好地发展海缆技术,夏峰很早就赴英国留学攻读先进制造工程专业。经过多年深造、实践研究,夏峰打下了作为一名“创二代”的专业基础。
柔性化引智提升公司创新能力
据《北仑新闻网》报道,当时,海洋领域的研究对于国内企业而言,是属于高精尖的科学前沿项目。一些重要的先进技术,也一直被国外企业垄断,特别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人才和资本严重紧缺,引进起来难度也是相当的大。
为了组建海缆研究院,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研究团队,夏峰跟随父亲夏崇耀跑了不少地方,拜访了许多海缆研究方面的专家。
身为东方集团副总裁的夏峰向父亲提议柔性引智:“即与专家们维系一种"似紧非紧、似松非松"管理合作关系,一同攻克海洋难题,但又不占用他们其他科研时间。这样他们既有自由,又有兴趣。”
夏峰再一次赶赴全国各地,给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18位专家送上了聘书。至此,依托于中国海缆的前沿生产技术,汇集了以院士为代表的20多名国内知名专家和该企业50人左右的海缆研发团队的宁波海缆研究院成立了。
“这些专家的研究领域各不一样,涉及材料研发、生产工艺、测试维护等海底电缆的各个领域。”夏峰说,“我本人也会参与到研发中,但主要是做好研究创新中各个阶段、环节、流程的协调衔接工作。
“通过柔性引智,在科研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方面,我们东方已经不逊于世界任何企业。”夏峰说。去年,宁波海缆院在220kV海底电缆、海洋平台用深水海缆及相关附件、测试装备方面已获授权专利7项。东方集团累计拥有专利29项,其中发明专利9项。
差异化研究突破国际垄断
“在十二五期间,中国海底电缆的市场将至少扩容一倍以上,未来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我们采取的战略是差异化创新。”夏峰说。
在创新路途中,夏峰独辟蹊径,将海缆研究重点放在了海上石油勘探和海上风电领域。
2009年,夏峰和研究团队开始了“超高压光电复合海底电缆以及海洋深水系统脐带缆”研制工作。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东方集团已经成为仅次于耐克森、Aker、DUCO等世界脐带缆制造商之后的中国第一家能生产脐带缆的企业,在海缆技术方面领先全国,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
在光电复合海缆和脐带缆取得成功之后,夏峰和他的团队又于去年启动了高电压等级柔性直流输电海缆的研发工作。
“这个技术是海洋电力传输的新一代技术,相比以往的交流海缆,直流海缆的长度可以更长,更加节能,减少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夏峰说,“在国外,这项技术也是刚刚起步阶段。”
在员工们眼中更像一个战友
海缆技术人员小张说:“他工作作息基本上和我们一样,早上不一定比我们早,但晚上基本上都比我们晚走,不是和其他技术人员探讨技术难题,就是在查看研发报告。”平时,夏峰也总是“泡”在技术部,和大家一起探讨技术问题,员工食堂里也总是能看到他一边打着饭菜,一边还和大家讨论着技术上的问题。
夏峰每周都要听新产品研发汇报,记录研发进度。出现问题并难以解决的时候,他就带着技术人员去海缆生产现场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他对技术研发工作一丝不苟,要求把握每一个细节,追求完美。
海缆装船,工作量大,耗时长,装船员工很苦很累。每一次的装船现场都会有夏峰的身影,而且,他负责装船的调度工作,员工不休息,他也不休息。早上8点开始海缆装船,一直到晚上10点,他才能拖着疲惫的身子离开,有时还要一连装好几天。碰上7、8月的炎热天气,早上9点多,衣服就会被汗湿透。员工能做到的,夏峰要求自己一定要做到;员工做不到的,他也要求自己能做到。正是这样一种姿态,使得夏峰在员工们的眼中,老板的成分少了,战友的感觉多了。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创二代"夏峰:柔性引智潜心试制海缆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2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