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897次
日前,国家电网公司东北分部成功组织通辽地区花灯风电场与通辽电厂进行了国内首次风电、火电替代实时交易。此次交易历时3小时,交易电力1千万千瓦、电量3千万千瓦时。东北电力调控分中心主任李泽宇认为,此举是东北电网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提高风电接纳能力的又一次创新尝试。
这项举措通过市场手段推进火电机组技术改造,挖掘火电机组出力下调能力,将发电空间让给风电机组,可以进一步提升电网接纳风电水平。火电企业获得一定经济补偿后,有利于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与此同时,风电上网电量也得以增加。对于双方来说,无疑是双赢举措。
风电迅猛发展带来新挑战
近年来,东北风电发展迅猛。截至7月底,东北全网风电装机容量已达1716.24万千瓦,同比增长25.61%,占东北全网总装机容量的16.52%。预计今年年底,东北风电装机容量将达2006万千瓦。东北电网为尽最大能力接纳风电,积极应对风电运行给电网带来的新挑战,通过创新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实现了系统安全经济运行。
然而,仅2011年,东北全网风电受限电量占可发电量16.24%。由于东北风电全部在东北电网消纳,并且实行各省自我销售模式,造成部分省(区)消纳更加困难。以蒙东电网为例,因规模小、市场空间有限,无法在本地区消化全部风电电量,造成限电。
东北电网现有电源结构不够合理,调峰电源所占比重过低。2011年,东北电网抽水蓄能电站容量只有30万千瓦,仅占总装机容量的0.3%。水电受库容限制,调峰能力也只有270万千瓦。
更重要的是,东北全网火电供热机组容量已达火电机组总装机容量50%以上,但因供暖需要,冬季大批供热机组必须持续运行,电网的调峰能力大幅下降。同时,煤质等原因也会影响发电机组调峰能力,2011年全网火电机组平均每日因煤质影响出力350万千瓦左右。
技术与管理并重保障风电并网
早在2009年,东北分部便为解决愈加困难的电网调峰问题,呼吁网厂携手共助风电科学发展。在由东北多家电力企业联合举办的东北区域第二届电力发展创新论坛上,风电科学发展成为重要议题之一。
为保障风电接入,多年来东北分部在积极与政府、发电企业沟通的同时,加强网架建设、电网调峰管理和风电运行管理,开展风电功率预测系统建设、风电功率自动控制系统建设以及风电接入电网相关研究工作。
同时,东北分部密切跟踪国际风电并网技术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邀请国外专家前来开展技术交流,学习借鉴风电并网技术领域的先进经验,并规范风电及系统安全管理,促进风电运行和安全管理机制迈上新台阶。另外,通过推广“电网友好型风电场”理念、推行风电优先调电排序等管理措施,进一步提高电网接纳风电能力。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让风电与火电"牵手"上网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31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