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中欧光伏战或从多晶硅开打

中欧光伏战或从多晶硅开打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564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中欧光伏贸易战风雨即来,分析认为欧盟若裁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则欧盟国家产多晶硅很有可能被中国列入反制产品目录。

     “此举若成,中国进口多晶硅价格上升,国产多晶硅价格随之上涨,国内下游组件厂商的成本徒增”,中国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一位下游组件厂商对外联络负责人亦赞同上述说法,“我们一直不支持贸易战,如对韩、美、欧盟产多晶硅制裁,将对国内组件厂商产生影响”。

     上下游厂商态度迥异

     不过若欧盟开启制裁之门而中方不予还击,显然难以服众。但除多晶硅一项外,摆在中方面前可供制裁的光伏产品并不多,在没有看到最终结果前,几家主要组件企业对“中欧光伏贸易战”均秉持反对任何贸易战的观点。但国内主要的多晶硅厂商已将多晶硅反倾销战火燃遍多晶硅主要出口国。

     在光伏寒冬中,“活着”是众多组件厂商的唯一出路,归还到期的银行贷款或融资债券是企业选择自主“活着”的唯一动力,故众多组件在毛利率为负的情况下,仍然维持一定程度的出货量。

     以国内最大组件厂商之一无锡尚德为例,据其公布的最新财务销售数据显示,该公司二季度销售收入为4.71亿美元,环比增加15%,而毛利率为-10%,销售收入中93%的收入来源于光伏组件销售。尽管毛利为负,尚德仍需加大销售以为明年3月到期的5.41亿美金可转债筹资。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的专家表示,如果对韩国美国欧洲的多晶硅反倾销通过,无疑中国进口的多晶硅将征收惩罚性关税,如此国产多晶硅价格将很快上涨,这对国内光伏企业的影响极大,因此这也成为国内组件厂商发对任何贸易战的理由。

     相比于组件厂商的态度暧昧,国内生产多晶硅厂商已将欧美韩三家的多晶硅厂商拖上反倾销的大船。早在今年7月,江苏中能硅业、江西赛维LDK光伏硅科技、洛阳中硅高科技以及重庆大全新能源四家多晶硅企业就向商务部申请,对原产美国多晶硅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对原产韩国多晶硅进行发倾销调查,商务部目前已经启动调查程序。8月底,商务部再次受理上述四厂商对欧盟多晶硅实行反补贴、反倾销调查的申请。

     上游多晶硅企业申请对外反倾销,下游组件企业则竖起反对任何贸易战的大旗。国内光伏产业复杂的利益关系,令中方采取反制措施并非如想象容易。

     中国是光伏组件生产大国,我国2011年共出口价值358亿美元的太阳电池组件,其中出口至欧盟市场的比例占60%以上。上述可再生能源协会专家对中国网记者表示,“从轮胎到风机、塔筒再到光伏,如果任由国外无限搞下去,我们的损失越来越大”。在新兴市场尚未打开的前提下,欧盟如认定中国光伏产品倾销,国内光伏企业无疑遭受灭顶之灾。

     多晶硅反制战箭在弦上

     由组件厂商引起的这场“纠纷”势必要从多晶硅厂商找回来,上述专家表示,目前来看启动对欧盟的多晶硅反倾销调查已箭在弦上。

     中国是多晶硅进口大国,2011年中国自产多晶硅占总量约55%,上述专家表示,中国自产多晶硅去年大约8万吨,而同期,中国总计进口多晶硅达6.46万吨,进口金额约为20亿美元,主要来自美国、德国、韩国。

     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欧盟进入中国市场的多晶硅约9300吨,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0.8%,平均价格为27.5美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7.5%。其中,产自德国的多晶硅为9100吨,比去年同期上升59%,德国的多晶硅主要来自瓦克化学。

     收到进口冲击影响,上半年中国市场上多晶硅平均售价大跌63%,降至23.2美元/公斤,据人民日报在今年7月的一篇报道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43家多晶硅企业中,仅有8家勉强开工生产,其他80%的企业已经停产。

     不过组件厂商对形势的预判也并非极度悲观。阿特斯、尚德等多家组件厂商均对中国网记者表示,多晶硅市场是多元化市场,如果多晶硅进口受限,那么国产多晶硅产量也很庞大,企业不必过于担心多晶硅供应问题。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中欧光伏战或从多晶硅开打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3164.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