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求职
小程序求职
 丨  关注公众号
客服:400-901-2628  丨  招聘优势  丨  客户评价  丨  注册简历
首页 > 行业新闻 > 需求侧管理是电网智能化的方向

需求侧管理是电网智能化的方向

发布时间:浏览次数:612次

(本网部分图文转载于网络和用户上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版权归原作者。不希望被转请在30日内同本网联系删除。)

     配用电端的需求侧响应将是电网智能化的关键环节,这是施耐德电气能源事业部战略和业务发展总监叶冰近日在第五届中国国际供电会议上向《第一财经日报》传递的信号。

     在“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智能化建设将投资2860亿元,带动社会总产出增加约11400亿元。坚强的输电侧和灵活的配用电网络是建设智能电网的两大方面,而施耐德电气正是瞅准了配用电端的需求侧管理(DSM)。

     DSM作为一种理念传入中国已有二十年。政府在推广过程中用到的手段包括:拉大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

     长期以来,我国“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电力发展思路造成了我国配电投资落后于输电侧投资,在国外配电投资是输电的1倍多,而中国配电网的投资不足输电网的一半。

     这种情况正在逐步改变。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鸣告诉记者,未来配电侧投资发展是重点。

     目前配用电端的需求侧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是被目前的能源、资源状况所逼迫。叶冰认为,以前在电能不够的时候就建电厂、建输电、配电网络等基础设施来满足刚性需求的方式已经无法持续。“我们现在面临能源使用效率上的挑战越来越大。”

     另一方面,随着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参与到电网供电,无论是集中式还是分布式,发电的不稳定性、波动性也越来越需要用电侧、发电侧有更好的互动,达到一致性。

     目前,施耐德电气的DSM解决方案已经在法国参与了电力市场,其在法国的一家公司Energy Pool的DSM业务基本已经覆盖到整个区域,和大型能耗企业建立起了需求响应的模式。“把需求侧响应节约出来的部分容量卖给电力交易市场,当出现一些峰值需求、供电不足的时候,可以通过这个系统和不同企业之间的协议来降低电力负荷。”不过,在中国目前还没有完全摸索出一套商业模式。

     叶冰告诉记者,需求侧响应的第一个阶段是独立用户在能效方面的管理,再升级后可以参与到互动,把节约出来的这些容量转移到另外一些客户中去使用。“这里面有两个收益,一个是能耗的节约,一个是节约出来的容量可以卖出去”。目前,施耐德电气与唐钢、神华的合同能源管理正处于第一个阶段。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需求侧管理是电网智能化的方向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3538.html

分享

粤ICP备12041652号  粤B2-20181492人力资源许可证
粤公网安备 44010602006174号
版权所有:广州中缆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之人才及招聘,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