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7-25 17:52:45浏览次数:717次
随着马航MH17事件所带来的影响,究竟这对于未来世界的石油和经济格局会带来怎样的重大和长远的影响?需要相关的各国政府发挥更高的战略眼光带领世界趋利避害,到目前为止那MH17触目惊心的事件,如今的残骸还没有清理干净,而媒体也慢慢的对这场惨烈的空难额报道已经慢慢的降温了。但是也印证了之前关于这起空难的调查将旷日持久的猜测。乌克兰,乌东民间武装和俄罗斯的互相指责与推诿让关于真相的调查更加困难,而即使最后的调查结论也难以平息这场注定还将持续下去的争论。
但是这一事件可能对俄罗斯油气行业乃至全球石油市场带来的潜在影响却无疑将是巨大的。就在MH17被击落之前,美国刚宣布了针对俄罗斯的第二轮制裁,其中包括对俄油(Rosneft)、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俄罗斯最大的独立天然气生产商诺瓦泰克(Novatek)的金融制裁。
MH17事件是否会让之前对俄罗斯制裁表现得犹豫的欧盟从此坚定地加入美国,推出对俄罗斯更加严厉的经济制裁,目前仍然是个未知数,而且答案很可能仍然是否定。
在2013年美俄之间的贸易总额为380亿美元(中美同期是接近5000亿美元),不到美国GDP的0.3%,而欧盟与俄罗斯之间的贸易总额是3300亿美元,几乎10倍之巨。因此美国尽可以随心所欲的推出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而欧盟却很难在没有无可辩驳的证据的情况下,将仍然在挣扎着复苏的经济投入一场注定两败俱伤的战争。
俄罗斯是欧盟除可再生能源外所有一次能源的最大供应商,而欧盟也是普京赖以维持俄罗斯政府收入的“石油卢布”的最大金主。
如果美国对俄罗斯的石油企业进行严厉制裁,甚至减少对俄罗斯石油的购买,在短期将带来更大的石油供应短缺。而如果迫使埃克森美孚等国际石油巨头停止与俄罗斯石油企业的合作,缺乏先进技术会也对俄罗斯未来石油增产的能力带来实质性严重的影响。
国际能源署(IEA)曾预计从2012到2035年,伊拉克的石油增产将占全球石油产量增加的45%,并将在5年左右成为俄罗斯、沙特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四大石油生产国,产量从目前的330万桶/日提高到600万桶/日。然而“伊拉克和大叙利亚伊斯兰国”(ISIS)来势汹汹的叛乱几乎将伊拉克陷于分裂。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MeghanL.O'Sullivan教授认为,即使在较好的情况下伊拉克也只能勉强保住目前的石油产量,而控制伊拉克油田的库尔德人将会要求更高的自治权,对国际石油公司提出更苛刻的石油投资条款。不再拥有中央集权的新政府与区域势力的斗争仍将持续,对国际石油投资带来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阻碍他们进一步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石油价格将再次攀上高峰。美国国内民众对于油价上涨本能般的反感将会给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反过来高油价却会提高俄罗斯、伊朗、委内瑞拉等“美国不喜欢的国家”的石油收入,而对欧盟,中国和世界的经济带来损害。因此,这样“损己利人”的事情要不要做,美国可能还需要仔细掂量掂量。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马航MH17事件轰动着全球市场带来严重的压力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36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