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浏览次数:1100次
“产业集聚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下游产品的整合为基础,引导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发挥比较优势,构建多元产业发展格局。”河南省淮阳县产业集聚区(简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主任师建峰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记者:园区采取哪些措施引导企业进行节能减排?
师建峰:装备制造业本身的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占据比例很小,但是其生产的产品却是能源消耗“大户”。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污染是走低碳经济最直接的路线。为此,集聚区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政策,对重污染企业进行大规模集中整治。
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运用经济杠杆提高排污成本,倒逼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主动削减污染物的排放总量。
记者:产业集聚区如何在不断完善现有产业链条、扩大现有产业规模的基础上,打造高尖端、高技术、高附加值的非资源型产业?
师建峰:以产业集聚区为载体推动集聚发展,培育和引进龙头型、基地型企业,促进同类企业、关联企业和配套企业集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今后,产业集聚区将充分考虑区域比较优势,促进产业相对集中发展,坚持突出重点和特色的战略取向,完善装备制造产业链。将推动以产业链为纽带、资源要素集聚的产业集聚地建设,创建一批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以配电设备等制造产业集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示范基地,培育关联度大、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完善产业链协作配套体系,提高区域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引导区域高端装备制造业协调发展。
记者:产业集聚区在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方面,都做了哪些“围墙以外的事情”?
师建峰:产业集聚区大力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合资合作,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机制,引进一批电气设备制造行业重大项目,不断延长产业链,促进集聚区跨越式发展。
在集聚区筹建初期就成立了淮阳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为集聚区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一是打造高效快捷的服务机制。行政服务中心迁入集聚区集中办公,实行“四个一”和“两个零接触”工作机制,高效解决项目备案、环评、规划、征地、用电、办证等问题。二是为企业搞好融资支持。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搭建银企合作桥梁,鼓励县域内金融机构优先支持产业集聚区内企业发展。三是帮助集聚区内企业破解“招工难”瓶颈。提出了“招工就是招商,招商先解招工难”的口号,全力组织县乡干部帮助企业招工。四是优化企业发展环境。逐步理顺集聚区管理、服务体制,完善管委会党委和行政机构,切实为企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记者: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目前受困于整体环境下挫、行业利润偏低、国产技术瓶颈制约等影响,融资难更是加剧了这一困境。产业集聚区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企业“过冬”?
师建峰:产业集聚区管委会摸底排查园区企业面临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出台帮扶措施:一是与各企业负责人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准确判断企业面临的压力和机遇;二是加大对区内工业经济运行的监测分析力度,及时为企业提供生产、销售、市场等方面的信息,引导企业主动采取应对措施,提高抗风险能力;三是为缓解企业资金压力,暂缓收取企业厂房租金,帮助区内企业与银行汇报衔接,申报专项资金支持项目;四是是引导企业加强行业联合,走集约发展、产品资源内循环的路子,在互帮、互救、互助中共渡难关。
注明:本文系转载网络资源,如有侵犯版权问题请和管理员联系删除!
标题:构建园区多元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地址:http://www.cabhr.com/news/hangye/93225.html